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六盘水市水城区抢抓国家赋予水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重大机遇,在省委宣传部、省委网信办等多方力量的帮扶下,探索出一条以“五型”村居(产业型、工矿型、文旅型、生态型和康养型)建设为抓手,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,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借鉴的乡村振兴战略地方实践经验,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“共同富裕”的务实举措。
党建引领,组织联动,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水城区在打造“五型”村居过程中,以党组织建设推动条块联动,构建基层治理的新格局,切实将党建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。
高位推动,筑牢“主阵地”,强化政治领导力。一是科学规划先行,绘就发展蓝图。立足于环境、地理区位、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,按照一村“一方案两规划”的原则,制定了18个相关工作方案,对目标要求、打造对象等进行了规划。二是三级书记挂帅,实现高位推动。三是加强党政协同,构建高效协作的工作机制。设立领导小组、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区级领导“一对一”包保示范点工作机制。四是强化党建帮扶,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。省委宣传部、省委网信办组成帮扶水城区乡村振兴工作队,下派7名党员干部分别在营盘乡、海坪街道和果布戛乡驻村担任第一书记。
组织下沉,打造“尖刀班”,增强组织战斗力。一是搭建载体,创新组织方式。水城区积极创建联企联村“大党委”“乡村振兴片区管理委员会”“党建+乡贤+村民自治网格”“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”等,下移党支部,构建以基层党建引领的村居社会治理新模式。二是党建促振兴,发挥头雁效应。打造主题鲜明、独具特色的党建示范品牌,夯实筑牢村级战斗堡垒。三是责任到人,强化监督体系。全区明确责任清单、任务清单、时间清单“三个清单”,建立全区职能部门牵头责任机制,分部门、分类型打造“五型”村居。
服务下移,搭建“连心桥”,激发发展动力。一是优化制度设计,打造专职化村干部。按照“严管理、放权力、强保障、增活力、促发展、优服务”的要求,着力在制度设计上狠下功夫,全面实行村(居)干部专职化。二是顺应民意需求,提高服务品质。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推进“五型”村居的决策依据,提供高质量、精准化服务。三是探索创新机制,引导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。将家庭环境卫生、垃圾分类回收、农村滥办酒席等纳入村规民约诚信积分管理,全面推行乡风文明诚信积分管理制度。每个季度用积分评选“环境卫生示范户”“新时代最美家庭”等进行精神奖励引导,同时农户还可用积分到村活动室兑换相应的生活物资,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四是主动营商亲商,提供高效优质政务服务。
因地制宜,梯次推进,培育村居发展新优势
水城区立足特色产业、地域特色、民族文化、生态资源、气候条件、矿产资源等禀赋,以精准定位推动精准施策,以“五型”村居培育村居发展新态势,协同推动乡村兴旺与共同富裕。
明确类型,辨识关系,选好“路”和“型”。一是类型划分,精准施策。将村居划分为产业型、工矿型、文旅型、生态型、康养型五种类型,实现精准定位和精准施策,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。二是明晰内涵,界定关系。产业发展是物质前提、人气聚集是基础条件、农旅消费是发展动力、宜居家园是内在要求、身心健康是美好向往,彼此之间是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的关系。三是确定主线,统一方向。坚持“人民至上”的执政初心使命、“共同富裕”的公平结果,符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。
要素统筹,聚焦特色,夯实“名”和“实”。一是统筹资源,激发要素活力。整合产业、生态、乡风、旅游、就业等资源,让老百姓在自家的地盘搞产业、建家园、爱环境、护生态、能赚钱。二是突出特色,发展特色产业。坚持走“少而精”“精而强”特色产业发展道路,打造省内外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。三是纵向发展,延长产业链。加大对品牌打造、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的投入,通过精深加工、市场销售提升附加值。
盘活资源,提质增效,注入“根”和“魂”。一是在厚重历史中培育文化符号。通过梳理甄别地区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培育升级特有文化符号。二是在多彩村史中打造乡村名片。保护和开发村居独特地域人文与自然资源,成功打造具有水城民族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,推动村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。三是在文化赋能中突出区位优势。持续深化旅游“三变”改革,整合村居各种资源,加大本地涉旅企业、组织培育,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盘活村居文旅资源,让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。
绿色发展,康养结合,打造生态发展新路径
水城区在推动“五型”村居发展的过程中,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,实现“康养水城”与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相结合。
人文环境治理,打造宜居乡村,塑造生态共同体。一是优化自然环境,提升生态质量。水城区大力实施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、封山育林工程,全力提升森林覆盖率。二是整治人居环境,改善生活质量。增设环卫、消防、路灯等设备,规划新建停车场、公厕、休闲广场、空间绿化等服务设施。三是美化村居环境,提高生活品质。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,为乡村振兴提供宜人的环境基础。
生态产业共建,转换生态价值,构建利益共同体。一是推动生态发展转型,增加农民收入。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、产业结构、流通和消费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。二是探索生态价值转换,发展绿色经济。水城区依托生态型村居建设,探索形成一套生态价值转为经济价值的转化机制,活化生态资源,积极发展生态经济,因地制宜打造富民绿色产业,切实将村居的生态优势和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。三是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,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。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为基础,坚持“统”“分”结合,积极探索“租改股利益联结”和“家庭经营为主的利益联结”,因地制宜构建起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、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。
康养资源共融,理清发展思路,打造康养生命圈。一是因地制宜建设康养产业基地。利用不同的资源禀赋积极开发适宜康养项目,打造各类康养产业基地。二是积极培育康养特色产品。积极发展特色餐饮和养生菜系等绿色康养产品。三是完善村居康养设施。
(此文刊发于2023年3月22日《贵州日报》理论版)
通讯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大红鹰dhy备用登录入口(西校区)贤正楼2栋5楼 邮编:550025
© Copyright 版权所有:大红鹰dhy备用登录入口 - 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
网站管理与维护入口